大V:中方绝不让美方得寸进尺 外交部强硬回应特朗普谎言
4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段名为《不跪》的视频,短时间内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评论区中一句“这才是大国的骨气”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同一天,美国CNN的一场新闻直播中,评论员们因特朗普的一个谎言而爆发激烈争吵。
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中美贸易谈判已经恢复,并将达成一个对美国极其有利的协议,这一消息一度让美股三大指数上涨。然而不到24小时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美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贸易谈判,所谓协议并不存在,美方应立即停止误导公众。
这番回应立刻让美国媒体陷入震惊,当晚的CNN节目中,保守派和自由派评论员就此事展开激烈争论。保守派指责自由派总是站在中国一边,甚至质问他们是否希望中国赢;而自由派则反击称问题在于总统把整个国家当成赌场。冲突愈演愈烈,主持人不得不打断讨论以避免失控。
有评论员在直播中翻出特朗普的旧账,包括他曾承诺墨西哥出资建边境墙但最终烂尾、朝鲜弃核但导弹越射越远等,如今又声称中国会签署对美国有利的协议,却遭到中国的公开回怼。这些讽刺不仅撕裂了共和与民主两党的舆论战线,更将特朗普的信誉危机推向新高。
特朗普之所以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宣布中美谈判即将达成协议,原因复杂。熟悉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特朗普擅长用一句话搅动市场,制造舆论、引导选票。他在竞选连任期间多次释放类似模糊信息,导致股市短期上涨。即使消息被辟谣,但短期内的效果已达到。特朗普需要一场胜利来稳住支持者士气,即使没有实际谈判也要创造“我们赢了”的印象。此外,他可能正在为未来的政治复出做准备,试图通过制造外交假象转移公众对国内经济危机和国际形象下降等问题的注意力。
面对民主党的围堵和法律诉讼的压力,特朗普试图重塑“经济强者”的人设。然而,这种伪外交战术不仅毫无实际成果,还严重伤害了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美国分析师警告,利用外交虚假信息干扰市场会带来严重的金融和政治后遗症。
中国选择在短时间内以强硬语气辟谣,不仅是对谎言的回应,更是战略层面的表态。长期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主导着全球新闻议程,但如今中国不再沉默,外交部迅速回应并明确否定,不再让“沉默等于默认”。中国主动打破信息封锁,塑造国际舆论形象,揭露美国的双重标准。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指出,中国的快速反应正中美国软肋,揭穿其道德伪装。长远来看,中方的强硬立场是为未来的战略博弈划清界限。
自贸易战以来,中国始终采取以牙还牙、对等回应的原则。这次快速辟谣不仅是短期回应,更是对未来任何协议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信号释放。外交部发布的《不跪》视频不仅仅是一段宣传片,而是宣示国家立场,表明中国不会屈服于信息操控,更不会退让于谎言威胁。